作為西門子新架構下大運營公司之一的天然氣與發電集團,僅存留一個多月后,仍然沒能逃脫被剝離的命運。
5月7日,西門子宣布剝離旗下油氣與電力集團(GP),將其單獨分拆上市成立新公司,并轉讓其在西門子歌美颯可再生能源公司59%的股份到新公司。
凱颯(Joe Kaeser)成為西門子首席執行官六年以來,共兩次變更西門子業務架構。2014年,凱颯將西門子16個業務集團合并為九個。今年4月1日,西門子整合為三個運營公司和三個戰略公司。運營公司為天然氣與發電、智能基礎設施和數字化工業集團;戰略公司為西門子醫療、西門子歌美颯和原計劃中的西門子阿爾斯通。
西門子計劃剝離出去的油氣和發電業務,業務規模達300億歐元,涉及超過8萬名雇員。約有八分之一的雇員將受到影響。西門子油氣與電力集團,包括石油和天然氣、常規發電、輸電和相關服務業務。
西門子計劃在2020年6月會召開特別股東大會,對分拆及隨后的公開上市計劃進行決議。如獲批準,西門子隨后將剝離新的油氣與電力集團和西門子歌美颯可再生能源公司。
按照這一計劃,西門子預計新公司的上市將在2020年9月前完成。如拆分順利,西門子的實體核心業務將聚焦于智能基礎設施和數字化工業。
“如果不是將西門子-歌美颯的優質風電資產納入,僅靠傳統的油氣和發電業務,可能分拆出去都比較困難。”對欲新成立油氣和發電上市公司,南山工業書院發起人、北京聯訊動力咨詢公司總經理林雪萍并不看好。
西門子還將放棄其在油氣與電力集團的多數股權地位。不過,西門子仍將是新公司的主要股東,初期持股比例或將略低于50%,為避免股東影響重要決議,其持股比例仍高于擁有否決權的少數股權。
油氣和發電集團業務也曾是西門子重要的盈利支撐,即使在全球金融危機期間也是如此。2009財年(2018年10月1日-2019年9月30日),即西門子能源部門(2008年1月1日成立)運行一年零九個月后,金融危機讓所有大企業不能幸免,但能源和醫療大單撐起了西門子的財報。能源、工業和醫療組成的核心業務四財季營運利潤為19.2億歐元,較上年同期增長25%,提振了核心業務的營運利潤。
低碳能源消費以及清潔能源發電的倡導,讓西門子對燃氣輪機的前景一度看好。西門子在2013年時曾預測,未來20年,全球天然氣發電將持續保持穩定增長,到2030年,全球天燃氣發電裝機將達到2560GW,年發電量9300TWh。
2014年下半年開始,全球油價暴跌,天然氣價格隨之走跌并供給過剩。以傳統能源為主的發電與天然氣集團業績遇到困難。西門子不顧投資者反對,花費7.85億英鎊收購羅爾斯羅伊斯的天然氣燃氣輪機和壓縮機業務;2015年,花費78億美元并購了全球最大的壓縮制造公司之一美國德萊賽蘭。西門子的一些投資者認為,油價已經開始暴跌,與之相關的投資需要削減或者延遲。
凱颯看重的能源業務,并沒有實現逆周期的反轉。
全球發電市場持續疲軟,大型燃機產能過剩,獲取新訂單變得極為不易。西門子在2018財報中稱,希望2019財年保持上一年的增長態勢,“不過天然氣和發電業務除外。”根據西門子5月8日發布的2019財年二季度財報,天然氣和發電集團營收28.15億歐元,同比下降4%,EBITA利潤與跌到底谷的上一財年的1.14億歐元相比,增加至1.56億歐元,增幅達38%。
具有周期性的資源行業,并未厚此薄彼。油氣和電力的不景氣,同樣重擊了西門子的競爭對手——通用電氣(GE)和ABB。
GE準備撤出兩年前豪擲320億美元入主的油氣合資公司,出售其在貝克休斯通用能源公司中62.5%的股份。ABB則在去年底決定砍掉起家的電網業務,以110億美元的價格將這塊占營收四分之一的業務賣給日立集團。
西門子的發電業務見證了其百年榮耀。
創始人維爾納·馮·西門子是在電氣時代率先公布電動發電原理、將發電機引入市場的人。作為電氣時代的弄潮兒,早在1867年4月的巴黎世界博覽會上,西門子就展示出了當時他起名為“動力感應器”的發電機。
1920年代,西門子在愛爾蘭的香農河邊建了Ardnacrusha水電站。作為西門子天然氣和發電集團核心業務的燃氣輪機,尤其是其柏林工廠已有115年的歷史。
西門子此前沒有對天然氣和發電業務痛下狠手,而是參照了創始人維爾納·馮·西門子的做法:到欠發達市場去尋找訂單——雖然風險高一些。
2015年6月,西門子在埃及獲得了史上金額最大的燃氣輪機大單,收獲了80億歐元。但在另一個市場伊拉克,它沒有那么幸運了。
伊拉克電力大單價達150億美元,原本可成為西門子史上金額最大的燃氣輪機訂單。但因特朗普政府對伊拉克當局突然施壓,訂單橫生變數。4月30日,西門子終于等來好消息。凱颯和伊拉克電力部長Luay al-Khatteeb,在柏林簽署了一份具有約束力的項目執行協議。該項目協議價值約7.86億美元,約占訂單的5%。
但GE和西門子對于伊拉克市場后續份額的獲得,仍有待觀望。
面對股東和資本方的壓力,強勢的凱颯也在德國對天然氣和發電業務作了工廠和產線調整,和原過程和驅動業務集團一起,共擬裁員2900人,也曾考慮將燃氣輪機業務與三菱重工在內的企業商談出售或者成立合資公司。
直到5月7日的股東大會,凱颯終于放棄了上任以來一直重視和力圖振興的傳統能源業務。
不過,與GE與ABB強勢的股東逼走CEO及對業務進行大拆大卸不同,西門子調整的主動權一直握在管理層手中。
這與工業巨頭們的股權構成相關。GE要向激進投資基金Trian Fund Management交賬,ABB被具有“資本屠夫”稱號的股東瑞典激進基金Cevian Capital逼宮。這些激進基金股東以保護投資者利益的盈利為宗旨,沖撞著調整時期的工業巨頭們的發展戰略。被拆卸后的GE,其核心業務將在航空、可再生能源上,ABB將在機器人上持續發力。
西門子則相對穩健。西門子家族持股6%,是最大單一股東。以Primecap管理公司為代表的機構持股33.28%,Primecap占股1.58%。共同持股的基金股東股權相對分散,最大的基金持股份額為1.35%。
除了傳統能源業務,更讓西門子無奈的是,今年2月6日,歐盟委員會以“壟斷妨礙競爭”為由,否決了西門子和法國阿爾斯通關于軌道交通業務的世紀大合并。
西門子交通一個不得不的選擇是:先“形單影只”地單獨上市,并眼看著中車集團以更優惠的價格一步步取得全球七成的高鐵市場份額。
不論老的業務版圖如何,“請首先一直盯住較遠的未來,這是最主要的。”西門子創始人維爾納·馮·西門子曾如是建議弟弟卡爾。
這是西門子能從一家指針式發報機的作坊式工廠,發展成為全球工業巨頭的重要原因。1970年代末,隨著強電技術的發展,電力應用從電報機制造和電纜生產拓向發電機和電燈。電氣時代的寵兒西門子在以指針式電報機起家后,應時開拓發電機、軌道電車等新業務,贏得了“一場野蠻的賽跑”。
工業巨頭們的經驗證明:支撐百年企業老店,需要合格的發明家以及實用的新技術。這意味著它們在每一次的技術浪潮中,都需要沖在最前面。
現在,這位172歲的工業巨人面臨和當時相似的歷史環境。
這次的技術背景是智能時代和數字化。數字化業務以20%左右的利潤率,成為西門子在新工業革命時期的驅動器。為了支撐業務增長,到2023年,西門子數字化工業集團將新雇用7000名員工。
西門子數字化工業集團公司首席運營官Jan Mrosik對包括界面新聞在內的媒體稱,“西門子很早認識到,數字化將在工業中發揮非常關鍵的作用。”
從2007年斥資35億美元購買美國軟件公司UGS開始,西門子開啟了具有戰略意味的一波投資。
UGS以其產品生命周期(PLM)軟件及生產執行系統(MES)服務聞名,競爭對手包括達索、歐特克、PTC等。
根據國際研究機構Gartner的分析,西門子收購UGS,想要打通產品設計、制造和生產。
迄今為止,西門子已斥資超過100億歐元收購了30家軟件公司,成為歐洲僅次于SAP的第二大軟件巨頭。
但收購之后,工業軟件和自動化運營需要時間磨合。德國基因的西門子,與美國UGS進行信息技術(IT)與操作技術(OT)的整合,也費了一番功夫。上海工業自動化儀表研究院高工、PLCopen中國組織主席彭瑜在《知識自動化》上撰文稱,對大多數自動化和控制公司來說,過去20年間,軟件業務一直在增長和擴展,只有這幾年才真正加速了這一趨向。
工業物聯網方案的成型落地,成為工業巨頭們自動化和工業軟件融合的橋梁。這是數字化業務的目的與核心。
GE作為這個概念的最先提出者,構建了Predix;ABB推出了Ability,施耐德電氣擁有EcoStruxure,西門子的是Mindsphere。
Mindsphere脫胎于西門子的自動化業務,由其原先不同的遠程服務業務整合而成。它是基于云基礎設施的開放式物聯網(IoT)操作系統,于2016年漢諾威工業博覽會上面世。
對標GE的Predix平臺,Mindsphere出世晚了一年,正式推出3.0版本則在2018年年初。Predix走得太快趟了了雷,暫時踩了急剎車,但面對技術再構建將形成新的競爭優勢,巨頭們誰都沒有放慢腳步。
截至去年9月,西門子稱,Mindsphere生態系統上有300多個合作伙伴,超過1100個用戶,連接了130多萬個設備。
據界面新聞獲悉,在西門子2018財年56歐元的研發投入中,工業物聯網的投入達50億歐元,占比近九成。
Mrosik對界面新聞記者稱,Mindsphere也可被稱為連接設計部門與現實世界或車間的橋梁。這個橋梁有兩條車道:一條正向車道,從設計到真實產品以及生產,在這里,可以得到產品質量的反饋,告訴各部門如何改善生產;另一條車道,是從真實產品和生產、倒推到產品和生產的數字化雙胞胎。
新技術落地伊始,必然帶來爭議。
3月29日,西門子宣布與大眾汽車合作。大眾汽車全球122間工廠將進行標準化改革,其在Mindsphere上的工廠數據與西門子及第三方設備商共享的問題,成為關注焦點。
西門子一直強調數據所有者歸用戶,也有一套國防級別的安全防護體系。但從大眾汽車的案例看,它的數據被收集后,通過AI學習,有可能形成行業經驗,最后以軟件應用的形式出現并共享出去。
對此,西門子數字化工業集團公司工廠自動化部首席執行官Ralf-Michael Franke對界面新聞稱,合作產生的應用程序,會向公眾分享,但這些分享的應用程序不含有大眾汽車的關鍵流程。
Franke稱,如果這些承載了行業知識的應用程序要出售給同行,比如戴姆勒或吉利,那需要簽訂合同,決定應用程序的所有者、價值及利潤如何分配。
除數據共享爭議外,新生的Mindsphere在外部市場還面臨推廣和落地的重重難題,比如在西門子的第二大海外市場——中國。
在落地阿里云,符合了中國的外資云政策后,Mindsphere終于在今年4月1日正式在中國內地應用,目前已有四家企業用戶。
但中國制造業用戶的自動化程度參差不齊、工業場景各異。
一位擁有自家工業物聯網平臺的企業人士對界面新聞稱,中國大企業更想解決數據孤島問題,傾向于本地部署在自己的服務器上,對上公共云持保留態度。
“有能力的大企業建有自己的工業物聯網,比如航天云網和樹根互聯;中小企業由于資金實力,不得到有力的變現說服,是不太會上云的。”該人士稱。
另一位擁有自建工業物聯網平臺的企業人士則對界面新聞稱,中小企業紛紛上云,是由于工信部發布了“鼓勵百萬企業上工業云”的政策。每家上云的企業能夠獲得10萬-100萬元不等的地方政府補貼。但這些得到補貼的企業,需要選擇中國本土的工業物聯網。
一個更現實的問題是,如果企業不使用西門子的產品,那設備互聯將無法實現。如果設備連接不上,“數據為王”的藍圖只能是夢想,而中國中小制造企業的設備來源五花八門。
Franke承認,如今存在眾多不同的數據格式,“我們需要找到辦法,把西門子的數據和其他傳感器的數據進行組合和解讀。”
曾參與開發Mindsphere的一位西門子前員工對界面新聞稱,西門子在中國的自動化市場耕耘多年,推廣Mindsphere意味著要給自動化設備升級上新方案、先攪動穩固的自動化蛋糕。這就要求西門子內部先做出打破現有格局的調和。
Franke說,西門子不會坐等一切好事具備。根據最新統計,西門子在2017年自動化市場營收排名全球第一。這個工業底氣讓這家老牌工業巨頭像在電氣時代那樣往前沖。
數字化業務對西門子未來的保障,還需要時間驗證。
畢竟,巨資投入的Mindsphere,尚未給西門子帶來盈利,其計劃在2020財年實現盈虧平衡。